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高考全国卷被吊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苏高考碾压全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假如江苏够胆参加全国卷高考会不会也被河北吊打
不会。江苏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特别是在高中方面。由于有了江苏高考卷这种难度的指挥棒,因此不会差。如果河北教育质量可以的话,就不会没有自主命题了。
为什么有些人将江苏试卷难等同于江苏高考难?江苏高考实际难度如何?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高考升学的难度和试卷的难度是有一定的关系。试卷难和不难,将改变很多学生的命运!
举个简单例子!
学生A(理科),成绩不错,尤其是数学,不论试卷难度大小,他总能考满分,或接近满分。
学生B(理科),成绩不稳定,尤其是数学,试卷简单,他能接近满分,试卷一难,他就可能被扣30分。
【情况一】当数学试卷简单情况下,两位学生成绩差不多。
【情况二】当数学试卷难的情况下,学生B比学生A要少考30分。
所以说,当高考试卷难度变大时,学生A和学生B在全省的排名将差距很大……
我们就拿2019年江苏一分一段表来看:(满分480分)
学生A,考410分,你可以并列排全省第430名。
学生B考了380分,比学生A少了30分,则并列排全省第12197名!
如此一比较,两者差距真是大,命运也被改写了……
就2019年而言,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难度并不大,数学难度较大,英语一般。
说句实话,江苏的高考数学,比全国卷要难多了,因为江苏高考数学没有选择题,学生连猜的机会都没有……
但不论如何,江苏录取,还是江苏人跟江苏人比,而不是跟全国比,所以要难,江苏人都难!
【结束语】 2021年,江苏就考全国卷了,届时考生会有什么表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高考的难度更多的是以一个地区的录取比例来确定的,而不是以试卷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的。因为同一个省份,采用同样的考卷,所以大家面对的试卷难易程度的是一样的,最终决定能够考上或考不上还是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是由录取的比例来确定,高考的难度与录取的比例成反比,录取的比例越高,那么高考的难度也低,反之,录取的比例越低,高开的难度值越高。
近年来,可能省教育考试院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相对降低了考卷的难度,今年的高考总分普遍比去年的高考总分高出不少,就是因为数学考卷的难度降了不少,以至于一些学生拿着去年的分数来填报志愿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因为前两年的分数跟今年的都对不上了。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高考既然是选拔赛,他必定要有一定的难度,以确保能选出合适的人才,拉开成绩档次,让成绩好的学生进入更好的高校。同时,高考又是面对所有的考生,它不是竞赛,所以难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过大,难度过大把大家都考趴下来,也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阶梯分开。
总的来说,江苏高考录取难度在全国应该是位于中位,近两年来的本科录取率超过了50%也就是说基本上两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里面有一个能够上本科。从理论上来说,你要想上本科,你只要进入到前百分之五十即可。
江苏卷难等于江苏高考难?等于江苏教育水平高?网络上确实存在一些这样的言论,甚至有些夸大的成分,让人感觉到很不舒服。不吹不黑,江苏的试卷难度很大,江苏的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但是如果说是全国第一,有点言过其实了。
那么,江苏高考的实际难度究竟如何呢?
一、江苏高考的录取率如何?
一个省的高考难度,和试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试卷难也好,不难也罢,最终都是和省内的学生进行竞争,所以从高考的难度来说,我认为录取率才是衡量一个省高考难度的最重要标准。
从近几年的高考一本录取的情况看,贵州、江西、河南、山西、广东、吉林等省一本上线率比较低,而江苏省的一本上线率却非常高,仅次于天津、北京、上海。
众所周知,江苏的高等教育非常发达,拥有11所211大学,这些大学或多或少地都会在本省招生上给予优惠,这也让江苏学生上一本,尤其是211大学的难度,小于其他省份。
二、江苏高考,难在哪里?
尽管如此,江苏考生并不容易,江苏的家长从小就重视孩子的教育,在教育上的投资非常大,这是因为:
1、江苏的高中入学率非常低:
江苏有8500多万人口,河南有9600多万人口,两省人口差距1000多万,但是河南有103万考生,江苏仅有33万多考生,差距十分巨大,江苏考生去哪里了?
江苏的中考分流非常严重,不足50%的高中入学率,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如果连高中都上不上,谈什么大学?所以,江苏的家长,从小学就开始竞争。
2、江苏的高考试卷难度大:
因为家长的这种竞争,也导致江苏的考试难度更大,从小学的教学难度和训练难度,就高于其他省份,到了高考,那更是“地狱级”的,当然,这里的“地狱级”别并非指江苏的全部高考题,而是指它的数学和英语。数学的难度,全国最高,尤其是没有选择题这一项,学生连猜的机会都没有,对学生的运算速度要求也更高;而英语的单词量,更是接近或者达到大学四级水平,很多人说江苏的大学生,大学不用准备过四级也没有问题。
至于其他科目,难度并不比全国卷高,但是江苏高考还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等级分的要求,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等级,达不到这个等级,即便其他三科考了400多分也无法报考一本大学,比如考了一个C等级,如果两个C,就只能上三本了,这让学生在选考科目上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所以,江苏高考题难度大,但是江苏高考的录取率还是很不错的。对于江苏高考,你怎么看?
对于全国高考来说,升学率低的地区被公认为高考难的地区,从2016-2019年全国一本上线率来看,贵州、江西、河南、山西、广东、吉林等地的一本上率率最低,100个考生中仅有12个人有望升入一本院校,百里挑一的竞争率,足见高考之难。 而一向被认为高考难度”地狱级“的江苏,一本上线率却高达27.11%,位居全国第四位,升学率之高,仅次于北京、天津、上海,由此可见,江苏高考试卷虽难,但高考难度相对于江西、河南、贵州、山西等地,考生升入一本院校的几率要大得多,因此,要说江苏高考难,相信其他升学率低的地区一定会不服气。
再拿2019年本科录取率来相比较,江苏的本科录取率高达59.82%,同样录取率仅次于北京、天津、上海,和录取率仅有30.89%的四川和33.26%的河南来说,其高考难度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由以上数据可见,江苏高考不但算不上难,反而应该说是容易。然而,之所以人们总认为江苏高考难,原因在于江苏高考为自主命题,其中数学的难度一向较高,令学生抓狂。
江苏数学卷的难度曾连年创下新高,很多学生高考数学想考及格都难,一方面,江苏数学没有选择题,仅填空题的难度就让普通学生哀嚎一片,再加上大题难度更大,甚至一些知识点渗透着大学数学的知识,这让江苏的考生的智商得以充分考验。
另一方面,江苏数学高考题型多变,难度又大,也造成江苏考生无法凭借在高三期间的模拟考试成绩来评估自己的成绩,这也是让考生倍受折磨的地方。
除此之外,江苏中考的难度也相当大,经过残酷的中考筛选,能升入高中的都是精英,这与某些中考录取率高的地区相比,其难度系数也有所提高。因此,对中高考难度深有体会的江苏考生来说,无疑其中高考难度是足以让他们拼尽全力的。
总之,全国高考是选拔性的,没有哪一个省的考生会觉得轻松,虽然江苏的高考数学题难,但相对升学率来说,有一半以上的高考生都能进入本科院校,这是其他某些地区望尘莫及的。因此难度系数并不大。
明年,江苏高考将采用全国卷, 这对恐惧数学的江苏考生来说应该是一个福音,但从今年全国一卷数学难度加大来看,高考难度依然严峻,同学们唯有努力拼搏,才能超越高考这座大山。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提出一点我自己的见解,江苏高考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江苏高考的多变模式,它不拘泥于全国高考那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江苏高考往往是多变的,就拿高考的制度来说,江苏高考改革了好多年,从3+2到,分等级和小高考,到接下来的全国卷,它就像一个先行者,不断地去尝试怎么才能更好的区分出人才与普通人。我们对它抱怨的越深,就说明我们对它爱的越深。第二方面,江苏高考难得原因是我们要用两年学完三年的知识,第三年还要疯狂的刷试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三十八套,南通小题,都将是我们高中生涯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们恨它,但我们更爱它。江苏高考难主要是它的学习与备考的模式,而江苏卷它只是检验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江苏卷因为它对发散性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大家会觉得它难。
比你想的难
江苏要吊打全国考生吗
一般来说如果学得好就不是很难,如果学的一般那就不太好说了。
相比本省来说考省外的大学稍微难一点,但是对于学霸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学得不太好那就有点压力了,每个省高考招生时候都会对本省考生有一定的倾斜政策,当然这对于每个省来说都是公平的,省外的招生名额会少些。
所以选择省外高校的时候还是要谨慎选择,不能选择擦边的学校,那样的话太危险,稍微有点变化就有可能滑档。
综上,江苏考生考外省不是很难,但与省内相比稍微难一点。
江苏高考细则:
经过教育部批准,从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
“3”指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为: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门科目,各科原始满分为100分,
考生需参加未选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5门必修科目,其中信息技术只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按原始得分实行合格与不合格评价,6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
有一种情怀叫江苏卷
在一轮又一轮愈加激烈的改革呼声中,尘埃渐渐落定,江苏高考终究回到了全国卷的轨道,那见证了一届又一届江苏学子青春的江苏模式也即将成为历史,然而,曾经经历过江苏高考的我们却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因为“江苏卷”于我们而言早已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情怀。
掐指一算,距离高考结束已将近三年,却依然会有意无意地去关注一些江苏高考的消息,听闻不久前江苏高考新方案落定,由经典的“3+2”模式变为“3+1+2”模式,总分由480一跃成为750,有着江苏特色的语数外自主命题也重新回到了全国卷,持续了十数年的自主命题的探索宣告终结,如此巨大的变革,不禁使我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也和许多人一样吐槽着江苏的奇葩高考卷:语文卷稀里糊涂写了半天没有一句能和答案对上的;数学卷前一半送分,后一半送命;英语卷难度堪比四六级、考研,试卷长度堪比清明上河图,目测大概一米六……在一天天的吐槽中,我经历了属于我的高考,所幸我身处一个优秀的集体,尽管高中阶段成绩一般,但也勉强进了一个211大学。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有时还会高考的不如意耿耿于怀,想着如果考全国卷或许能去一个更好的地方,现在想来,或许我要感谢江苏卷。
感谢江苏的语文,让我在高中的三年里被自愿地读了大量的书,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让我在潜意识中形成了些许的文人风骨。古诗词鉴赏让我认识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忧郁,苏轼的豪放,柳永的伤情;文学类文本让我知道了刘亮程、汪曾祺、师陀、木心、列夫托尔斯泰这些曾经并不熟悉的名字;江苏特有的充满文艺气息的作文给了我最后一块远离尘世的净土,让我得以尽情挥洒,不带丝毫矫揉造作,也不带丝毫政治色彩。我总觉得,语文就是语文,政治就是政治,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在全国各卷作文都又红又专的时候,江苏是唯一一个坚持风花雪月,文人风范的,但是,这样的作文题也即将成为过去式了。
感谢江苏的数学,让我懂得了考场上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书本知识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死板地做题也并不一定就能考出好成绩,有时仅仅是思路上略微的变通就比做一百道题来得更为有效。江苏的填空题,让我明白了有时过程并不是非常重要,只要结果不对,即使过程再完美,也是满盘皆输;江苏的解答题,让我懂得做人做事要注意细节,不要眼高手低,仅仅只有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过程也非常重要;江苏的附加题,让我明白做人要学会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较少的时间做较多的事,一是效率,二是舍得。
感谢江苏的英语,堪比四六级得难度让我在大学如鱼得水,我似乎是班里少数几个大一一年接连高分通过四六级的人,甚至于在大学的英语课上,我完全啃了高中的老本。江苏的完形填空,让我明白什么叫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江苏的阅读理解,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人文的关怀;江苏的任务型阅读……
同时要感谢小高考,让我接受了高中阶段堪称巅峰的通识教育,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通晓中华五千年,精通政治经济和哲学,更重要的是,小高考让我明白怎样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十年一卷江苏梦,赢得举子薄华年。江苏高考无形中成为了江苏学子的一种标签,它的长久存在,让它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或是集体潜意识,让我们在五湖四海漂泊时得以区别和寻找,重聚和再启。
然而这一切,即将走了。
再也不会有如江苏卷那般充满文艺气息的语文了,取而代之的将是过早灌输给孩子们的党八股;再也不会有像江苏卷一样充满惊险刺激的数学了,取而代之的将是平平常常的,缺少区分度的试卷;也再不会有像清明上河图那般长的英语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一道道过于平实的试题,或许在不久以后,江苏学子的英语水平就将慢慢退化,永远无法达到前人的巅峰。
但是,属于江苏人的情怀永远都在,江苏的学生会永远记得2008-2019这十一年,也会永远记得“3+2”、“小高考”,更会永远记得那既怨恨,又不能不深深怀念并钟爱的江苏卷。
数学帝葛军现身考点目送学生进场吗?
葛军曾多次参与江苏高考数学卷命题,而那几年江苏卷又都难度不小,因此江湖传言这事儿八成和葛军脱不了干系。
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的版本就成了,葛军是全国高考数学命题专家组成员,那些难度极大的偏题、怪题、“变态”题,都是他干的。
网上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2003年葛军参与江苏高考数学命题工作,江苏数学全省平均分68分(满分150分) ;2010年葛军又参与命题,全省平均分83.5分(满分160分)。但凡有他参与的高考数学卷,90%的女生是哭着出考场的,男生则是撕书砸东西。
最夸张的,是说他2013年参与安徽命题,理科平均分只有55分(满分150分),导致安徽一本分数线较上年狂降54分。
硬生生让江苏甚至全国考生害怕了近二十年,但其实威名远扬的“数学帝”只出过四年高考题。
去年高考结束后又被考生拉出来“吊打”,葛军在头条号上发文澄清,其实自己只参加过2004、2007、2008、2010年的江苏卷命题,其他的网传全是“冤案”。
他能理解考生发挥不佳的情绪需要发泄,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成了“背锅侠”。从某种角度来说自己和考生们一样,是“受害者”。
其实早在2015年葛军就对此辟谣过,当时他还表示在控制试题难度上绝非一人能左右,也不可能让难度超纲的考题出现。
命题组推行的是组长负责制度,作为组内成员的他只有建议权,没有最终决定权,“高考命题本来就是一个团队的事情,怎么可能是一个人的事情。”
虽然葛军并不希望成为高考题的“符号”,很多网友也知道他的“冤情”,但每年高考他仍会被编成各种网络段子,实属“哥早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上一直有哥的传说”。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分享的 江苏高考全国卷被吊打(江苏高考碾压全国) 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