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什么是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
大足石刻起源于唐朝。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5公里的北山。
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在重庆市大足区。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以佛教题材为主的摩岩石刻(石窟)的总称,包括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处,在这里可欣赏到保存较好的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 石刻群中,较为集中的是宝顶山石刻和北山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景点
1、艺术价值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是国内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约1006个。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2、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足石刻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大足石刻景点介绍 北山,即古龙岗山,共290龛窟。著名龛窟,如心神车窟,窟正中之皤龙“心神车”尤为奇伟。
3、市级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造像1030龛(窟),约5万余尊。大足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被誉为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石窟艺术陈列馆。
4、近两年,我多次陪外地客人去参观大足石刻,发现景区变化挺大。前两天因工作关系,再次陪同外地客人来到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外的大足宝顶山游览。
5、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旅游景区,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5公里的北山。
大足石刻的文化价值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有着不同于早期石窟艺术的特征。
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5公里的北山。
大足石刻植根于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极工穷变,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大足石刻作为承载三教融合思想的艺术宝库,它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其艺术性的表现和世俗化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深厚内涵作出了全新的诠释。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
分别是:宝顶山石刻、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当然也是最具代表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