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五年规划一五是哪一年开始制定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五计划是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的制定历时5年,数易其稿。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的。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
法律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1、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为止。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2、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指1953-1957年。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的。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
一五计划的时间
1、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内容:“一五计划”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共有694个大中型的项目作为重点,大力发展重工业,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初基础。
2、法律分析:时间:1953~1957年。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3、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4、“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5、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几几年?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从“十一五”起,就改称为“五年规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结束。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的。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